西湖大學簡介
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2015年3月發起創辦,2018年2月獲得教育部批準設立。學校的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舉辦方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西湖大學以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師資、打造一流學科、培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為國家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出貢獻。
西湖大學現有教職工400余人,面向全球選聘具有較高學術造詣或學術潛力的領軍人才和青年科學家,已簽約學術人才近百名,其中90%以上具有海外經歷,均在各自研究領域具有世界領先的學術水平。學校實行與國際接軌的長聘準聘聘任體系,建立創新導向的學術人才評價體系,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西湖大學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逐步進行小規模本科生培養,著重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學校采取靈活的研究生選拔方式和突出個性、多學科交叉的培養方案,建立和完善寓教于研的人才培養體系,借助獨立實驗室制度錘煉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
學校現有云棲校區位于西湖區云棲小鎮,約10.6萬平方米建筑設施,含4棟科研樓、1棟辦公樓和2棟學生公寓。主校區云谷校區位于西湖區紫金港科技城,用地面積1495畝,其中一期建設用地635畝,預計2021年建成。
西湖大學堅持發展有限學科,圍繞自然科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方向,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原始創新方面有所突破。設有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工學院3個學院,優先建設醫學、理學、工學3個學科門類,現有生物醫學實驗技術中心、先進微納加工與測試平臺、理化公共實驗平臺、實驗動物中心4個校級科研公共平臺,結構生物學與先進微納加工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西湖大學的發展歷程中,2015年3月11日,施一公等七位倡議人向國家提交了創建新型民辦研究性大學的建議并獲得支持。2015年6月25日,杭州市明確提出籌建西湖大學。2017年8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同意籌建西湖大學。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同意設立西湖大學。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學成立大會在杭州舉行,標志著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的誕生。
西湖大學醫學院以培養頂尖醫師科學家為目標,致力于醫學創新和臨床轉化,重點聚焦微生物學與疫苗、免疫學與炎癥、生理學與代謝、腫瘤生物學與治療等領域。
西湖大學十大股東名單
西湖大學作為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其資金主要來源于社會捐贈,包括企業家和個人捐贈。西湖大學的捐贈者中有許多知名企業家和社會知名人士。以下是整理的一些與西湖大學捐贈相關的信息:
1. 張磊,高瓴資本創始人,是西湖大學的重要捐贈者之一,并且幫助引入了其他知名企業家捐贈。
2. 秦英林,河南牧原股份董事長,是西湖大學捐贈金額最多的個人之一,先后兩次捐贈,總額接近16億元人民幣。
3. 王健林,萬達集團董事長,代表萬達集團參與了西湖大學的捐贈。
4. 馬化騰,騰訊公司創始人之一,也是西湖大學的捐贈者。
5. 陳一丹,騰訊主要創辦人之一,同樣是西湖大學的捐贈者。
6. 楊國強,碧桂園集團老板,參與了西湖大學的捐贈。
7. 郭廣昌,復星集團董事長,也是西湖大學的捐贈者之一。
8. 董建岳,代表萬達集團參與捐贈。
9. 郭孔丞,嘉里集團董事長,參與了西湖大學的捐贈。
10. 徐益明,信和置業董事長,也是西湖大學的捐贈者之一。
上述信息是整理的,并不構成西湖大學的“十大股東名單”,因為西湖大學并非上市公司,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股東結構。上述人物是西湖大學重要的捐贈者和社會支持者。具體的捐贈金額和捐贈者的完整名單可能需要通過西湖大學的官方渠道獲取更詳細的信息。
施一公離開西湖大學
沒有找到關于施一公離開西湖大學的信息。施一公是西湖大學的校長,并且在多個場合代表西湖大學發表了演講和觀點。網上中提到施一公曾在清華大學擔任副校長,并在職業生涯的頂峰時期離開清華,選擇創立西湖大學。但并沒有提及他離開西湖大學的情況。可以認為目前施一公仍然是西湖大學的校長,并沒有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