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從容應對:指不慌不忙地應付答對,態度鎮定,處事不迫。
【成語來源】:明·李贄《焚書·雜述·豫約》:“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成語拼音】:cóng róng yìng duì
【成語聲母】:CRYD
【成語年代】:明代成語
【用法分析】:從容應對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形容面對突發情況時的冷靜態度。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強調冷靜和從容的態度。
【從容應對的近義詞】:臨危不懼、泰然自若、處變不驚
【從容應對的反義詞】:手忙腳亂、慌慌張張
【成語例子】:在面對突發的挑戰時,他始終保持從容應對的態度,令周圍的人都感到安心。
【成語接龍】:
從容應對 → 對牛彈琴 → 琴棋書畫 → 畫餅充饑 → 饑附飽揚 → 揚長避短 → 短斤缺兩 → 兩敗俱傷 → 傷筋動骨 → 骨軟筋麻 → 麻木不仁 → 仁人義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云駕霧 → 霧慘云愁 → 愁云慘霧 → 霧閣云窗 → 窗明幾凈 → 凈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