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種猛獸。也比喻兇殘的惡人。
【成語來源】: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八回:“實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來個把,我們就壞了。”
【成語拼音】:chái láng hǔ bào
【成語聲母】:CLHB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豺狼虎豹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形容兇惡的行為或人。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通常帶有貶義,形容惡劣的行為或人。
【豺狼虎豹的近義詞】:虎狼、惡徒、兇手
【豺狼虎豹的反義詞】:善人、仁者、良善
【成語例子】:這伙奸商販賣假貨,騙取錢財,貪得無厭,猶如豺狼虎豹。
【成語接龍】:
豺狼虎豹 → 豹頭環眼 → 眼大肚小 → 小心翼翼 → 翼翼小心 → 心神不寧 → 寧戚叩牛 → 牛頭馬面 → 面黃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云駕霧 → 霧慘云愁 → 愁云慘霧 → 霧閣云窗 → 窗明幾凈 → 凈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