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見之不取,思之千里: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后再想要就更難辦了。比喻事不及時,則后悔莫及。
【成語來源】:宋·無名氏《張協狀元》二八:“見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張協狀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買本看。”
【成語拼音】:jiàn zhī bù qǔ,sī zhī qiān lǐ
【成語聲母】:JZBQ,SZQL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見之不取,思之千里作賓語、分句;用于書面語,形容不要錯失良機。
【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的近義詞】:坐失良機、見物不取,失之千里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的反義詞】:及時行樂、抓住機會
【成語例子】:呀,道兄差矣!豈不聞見之不取,思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遠去?(明·張風翼《紅拂記·俊杰知時》)
【成語接龍】: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 千里之行 → 行云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類拔萃 → 萃英俊秀 → 秀外慧中 → 中流砥柱 → 柱石之堅 → 堅韌不拔 → 拔苗助長 → 長驅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揚鑣 → 鑣聲叮當 → 當仁不讓 → 讓賢使能 → 能屈能伸 → 伸手不見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