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耳聞則誦,聽過就能背出來,形容記憶力強。
【成語來源】:《晉書·苻融載記》:“融聰辯明慧,下筆成章,至于談玄論道,耳聞則誦,過目不忘,時人擬之王粲。”
【成語拼音】:ěr wén zé sòng
【成語聲母】:EWZS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耳聞則誦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形容一個人的記憶力非常出色。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耳聞則誦的近義詞】:過目不忘、記憶力強
【耳聞則誦的反義詞】:寡聞少見、淺嘗輒止
【成語例子】:這個孩子的記憶力真是太好了,他耳聞則誦,只需要聽一遍就能背誦下來。
【成語接龍】:
耳聞則誦 → 誦讀經(jīng)典 → 經(jīng)典名著 → 著作等身 → 身體力行 → 行云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類拔萃 → 萃英才俊 → 駿馬奔騰 → 騰云駕霧 → 霧里看花 → 花好月圓 → 圓木警枕 → 枕戈待旦 → 旦夕之間 → 間不容發(fā) → 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