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來源】: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成語拼音】:shàng wú piàn wǎ, xià wú zhì zhū zhī dì
【成語聲母】:SWPW, XWZ
【成語年代】:宋代成語
【用法分析】: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常用于形容極端貧困的狀態。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通常用于描述貧困的狀態,帶有一定的悲劇色彩。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的近義詞】:一無所有、窮困潦倒、身無分文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的反義詞】:富甲一方、衣食無憂、富裕安樂
【成語例子】: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許多人生活得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令人心痛。
【成語接龍】:
上無片瓦 → 瓦解冰消 → 消聲匿跡 → 跡近于人 → 人心惶惶 → 惶惶不可終日 → 日久見人心 → 心心相印 → 印證無疑 → 疑神疑鬼 → 鬼斧神工 → 工工整整 → 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