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而不知道別人也在算計自己。
【成語來源】:漢·劉向《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成語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成語聲母】:TLBCH,HQZH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常用于警示他人。
【成語結(jié)構(gòu)】:復(fù)句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警示人們要有長遠的眼光,避免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潛在的危險。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近義詞】: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反義詞】:瞻前顧后
【成語例子】:在商業(yè)競爭中,很多企業(yè)只顧眼前的利益,最終都落得“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下場。
【成語接龍】:
螳螂捕蟬 → 蟬鳴翠柳 → 柳暗花明 → 明察秋毫 → 毫不猶豫 → 猶豫不決 → 決勝千里 → 里應(yīng)外合 → 合二為一 → 一見如故 → 故弄玄虛 → 虛懷若谷 → 谷神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