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撮科打哄:猶言插科打諢。指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引人發(fā)笑的動作或語言。
【成語來源】:明·湯顯祖《南柯記·漫遣》:“自家揚州城中有名的一個溜二便是。一生浪蕩,半世風(fēng)流。但是晦氣的人家,便請我撮科打哄;不管有趣的子弟,都與他鉆懶幫閑。”
【成語拼音】:cuō kē dǎ hòng
【成語聲母】:CKDH
【成語年代】:明代成語
【用法分析】:撮科打哄作主語、謂語、賓語;泛指開玩笑逗樂,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撮科打哄的近義詞】:插科打諢、打諢插科
【撮科打哄的反義詞】:嚴(yán)肅認真、正經(jīng)八百
【成語例子】:在表演中,演員們常常會撮科打哄,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成語接龍】:
撮科打哄 → 哄堂大笑 → 笑逐顏開 → 開門見山 → 山明水秀 → 秀外慧中 → 中流砥柱 → 柱石之堅 → 堅如磐石 → 石破天驚 → 驚天動地 → 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