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保殘守缺:指保護那些殘破不全的東西,維護它們原有的狀態。比喻固守舊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成語來源】:漢·劉歆《漢書·劉歆傳》:“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成語拼音】:bǎo cán shǒu quē
【成語聲母】:BCSQ
【成語年代】:漢代成語
【用法分析】:保殘守缺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形容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保殘守缺的近義詞】:抱殘守缺、因循守舊、墨守成規
【保殘守缺的反義詞】:推陳出新、與時俱進
【成語例子】:在現代社會中,仍有一些人抱著保殘守缺的態度,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和技術,導致他們在競爭中處于劣勢。
【成語接龍】:
保殘守缺 → 缺一不可 → 不可思議 → 議論紛紛 → 紛至沓來 → 來者不拒 → 拒人于千里之外 → 外強中干 → 干脆利落 → 落井下石 → 石破天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