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按兵不舉:指暫時停止軍事行動,等待時機。現也比喻在接到任務后不立即執行。
【成語來源】:元·無名氏《開詔救忠》第三折:“你將那忠臣良將故贓謀,想著你按兵不舉心更毒。”
【成語拼音】:àn bīng bù jǔ
【成語聲母】:ABBJ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按兵不舉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常指在面對任務時的觀望態度。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按兵不舉的近義詞】: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按兵不舉的反義詞】:聞風而動、傾巢而出
【成語例子】: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惡!今按兵不舉,坐觀成敗。”(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回)
【成語接龍】:
按兵不舉 → 舉鼎拔山 → 山明水秀 → 秀外慧中 → 中流砥柱 → 柱石之堅 → 堅如磐石 → 石破天驚 → 驚濤駭浪 → 浪子回頭 → 頭頭是道 → 道聽途說 → 說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