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引虎自衛: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
【成語來源】: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嚴顏在巴郡,聞劉璋差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成語拼音】:yǐn hǔ zì wèi
【成語聲母】:YHZW
【成語年代】:明代成語
【用法分析】:引虎自衛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引虎自衛的近義詞】:引狼自衛、放虎自衛
【引虎自衛的反義詞】:自力更生
【成語例子】:在面對強敵時,依仗外力的做法,往往是引虎自衛,最終可能會自食其果。
【成語接龍】:
引虎自衛 → 衛國戍邊 → 邊緣化 → 化險為夷 → 夷為平地 → 地久天長 → 長驅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揚鑣 → 鑣不及馬 → 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