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十寒是什么意思
“一暴十寒”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是“在陽光下曝曬一天,又接連冷凍十天”。這個成語比喻一個人在學習或工作中缺乏恒心,時常中斷,不能持之以恒。
成語來源
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上》,孟子用這個比喻來勸誡齊王,說明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只在陽光下曝曬一天,然后又在寒冷的環境中凍十天,也無法生長。孟子借此比喻強調了堅持的重要性,指出如果沒有恒心和毅力,任何事情都難以成功。
引申意義
在現代,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在學習或工作中時而努力,時而懈怠的人。例如,有人可能在考試前幾天拼命復習,但在其他時間卻不認真學習,最終導致成績不理想。這種行為被稱為“一暴十寒”,意指缺乏持續的努力和專注。
相關例子
- 學習:學生在臨近考試時集中復習,但平時卻不認真學習,導致知識掌握不牢固。
- 工作:員工在項目開始時非常積極,但在后續階段卻缺乏動力,導致項目進展緩慢。
“一暴十寒”提醒我們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保持恒心和毅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一曝十寒一暴十寒區別
“一曝十寒”和“一暴十寒”這兩個成語在意義上是相同的,都是用來比喻學習或工作時缺乏恒心,時而勤奮,時而懈怠,難以取得成效。它們的來源均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為:“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只曬一天,凍十天,也無法生長。
成語解釋:
- 一曝十寒:這個成語的“曝”字通常被解釋為“曬”,強調的是陽光的照射。它形象地表達了在學習或工作中,若只是一時的努力而缺乏持續的投入,最終將難以取得成功。
- 一暴十寒:這個成語的“暴”字與“曝”字在意義上相近,但在書寫上有所不同。實際上,“一暴十寒”是“一曝十寒”的另一種寫法,二者在使用上沒有實質區別。
:
- 相同點:兩者都比喻學習或工作時缺乏恒心,時而努力,時而懈怠,難以取得成果。
- 不同點:主要在于字形的不同,“曝”與“暴”在現代漢語中可以互換使用,但在古文中有細微的用法差異。
無論是使用“一曝十寒”還是“一暴十寒”,都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具體使用哪個形式可以根據個人習慣或語境來決定。
一暴十寒還是一曝十寒
“一暴十寒”和“一曝十寒”是同一個成語的不同寫法,意思相同,均出自《孟子》。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在陽光下曝曬一天,又接連冷凍十天”,比喻做事缺乏恒心,時常中斷,強調了持續努力的重要性。
在古文中,成語的原文為:“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是生命力很強的植物,如果只在陽光下曬一天,而在陰冷的地方凍十天,也無法存活。這個成語常用來警示人們在學習或工作中要有恒心,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
在現代漢語中,“一暴十寒”和“一曝十寒”都被廣泛使用,且沒有實質性的區別。選擇使用哪一種形式通常取決于個人習慣或書寫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