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保育類書籍推薦100本和《保育的靈魂》讀書筆記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保育類書籍推薦100本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2、塞德爾茲的自由教育
3、皮亞杰兒童智力理論
4、父母只做三件事
5、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
6、發(fā)掘孩子的大腦潛能
7、兒子,你盡管說
8、莫扎特教育風暴
9、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
10、兒童多動癥300問
11、逃家小兔
12、我爸爸
13、生氣湯
14、快樂鳥的許諾
15、教育孩子的藝術(shù)
16、巴特恩的裁縫夢
17、別以為我們什么都不懂
18、猶太人智慧教育
19、不打不罵教孩子45招
20、優(yōu)秀的孩子是教出來的
21、胡蘿卜種子
22、小豬鬧鬧
23、小老鼠的漫長一夜
24、湯姆走丟了
25、湯姆上幼兒園
26、幼兒心理學
27、學會和孩子說話
28、你的20個壞習慣將危害孩子
29、成功教子100條
30、寶寶護理錦囊
31、0-1歲寶寶的游戲和活動指南
32、培養(yǎng)領(lǐng)袖兒童的教育
33、三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34、天才-科學培育兒童指南
35、給孩子的365封信
36、成長啟發(fā)故事
37、好媽媽慢慢來
38、做個不罵孩子的媽媽
39、教育心理學
40、成語故事收集
41、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42、零歲教育--(日)井深大
43、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九種教育方法
44、孩子到底想知道什么
45、如何培養(yǎng)天才兒童:蘇緋云博士教子女
46、孫云曉--好孩子好習慣
47、教育無痕
48、父母手記:藏在故事里的教子方法
49、通過教育去治療
50、適合兒童的成長
51、蒙特梭利《蒙特梭利教育法》
52、和孩子劃清界限
53、孩子成長的力量
54、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
55、傾聽孩子
56、如何正確愛孩子
57、陪孩子長大—李子勛
58、吉諾特《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59、80句父母最該說與最不該說的話
60、父母效能培訓手冊
61、一千零一夜
62、習慣的力量
63、10倍速學習法
64、把孩子培養(yǎng)成學習的天才
65、父母的革命
66、家長最難回答孩子的問題
67、美國式家庭教育
68、你會教孩子嗎?:101個年輕父母必知的教子招法
69、賞識你的孩子
70、家庭教育百事通
71、給孩子的禮物
72、格林童話全集
73、培養(yǎng)性格
74、兒童教育講座
75、父子協(xié)議
76、培育男孩:塑造下一代男人
77、孩子成長的保證:怎樣提高智力
78、學會選擇學會放棄
79、富爸爸全套
80、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108法
81、鄭淵潔十二生肖系列童話全集
82、中國文物系列
83、腦筋急轉(zhuǎn)彎3600題
84、趣味數(shù)學故事
85、世界科技全景百卷書
86、中華學生百科全書
87、少兒文學名著文庫81本
88、百科基礎(chǔ)知識
89、男孩窮著養(yǎng)女孩富著養(yǎng)
90、教子有方
91、杜曼數(shù)學閃卡練習計劃
92、這樣學習最有效
93、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
94、[李源]超級記憶術(shù)
95、獲取精神力量的10種方法
96、激發(fā)身體潛能的10種方法
97、激活右腦
98、記憶法寶
99、記憶術(shù)(美)
100、家長注意:孩子3歲是個“檻”
101、[塞馬克]怎樣增進記憶
102、[托尼巴贊]開動大腦
103、成長中須知道的20個故事
104、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yī)生
105、幫助孩子成長的150個訣竅
106、完美準爸爸必讀
107、接納孩子
108、神奇的學習
109、“酷”爸“酷”媽的五項修煉——親子溝通的密碼
110、夜間育兒:如何讓寶寶乖乖睡覺
111、發(fā)現(xiàn)母親
112、從尿布到約會(尿布卷)
113、育兒知識天天讀之365天完整版
114、適合嬰兒看的黑白圖片
115、給寶寶最好的禮物《母乳專題》
116、健康與安全
117、孩子向前沖
118、與孩子共享自然
119、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
120、家教現(xiàn)場
121、頑童時代
122、高級學習方法另有一套
123、好的親子關(guān)系勝過許多教育
124、進入數(shù)學天地的幾個過程
125、別跟孩子過不去
126、培養(yǎng)一個真正的人
127、好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
128、6大規(guī)矩
129、傳承的生命
130、長襪子皮皮
131、教育圣經(jīng)
132、愛和自由
133、從白癡到天才的真實經(jīng)歷
134、從出生到3歲
135、不能逗寶寶
136、嬰幼兒發(fā)展及行為
137、英文童謠47首
138、心靈成長定律
139、小狗錢錢
140、小兒王的育兒經(jīng)
141、西方教育的四十條家教
142、細節(jié)決定成敗
143、童年的王國
144、我的職業(yè)是父親
145、我們都有心理傷痕
146、適合人類的教育補充
147、生命本能之花
148、生活的啟示
149、情商與影響力
150、幼兒時期的玩耍新
151、擁舞生命潛能
152、《告訴孩子,你真棒》盧勤
153、讓孩子來敲門(最實用的親子手冊)
154、讓孩子著迷的101本書
155、0-3歲嬰幼兒訓練方案
156、0歲教育秘密
157、15分鐘煉就成功頭腦(英國口才大師挑戰(zhàn)100番的魔鬼訓練)
158、愛和自由
159、捕捉兒童敏感期
160、彩色立體折紙
161、超常思維的力量-與眾不同的心智模式
162、超右腦波動速讀法
163、超右腦照相記憶法
164、大腦使用說明書
165、動腦筋學語文
166、兒歌大全(精排打印版)
167、兒童詩歌
168、給孩子自信就是助孩子成功
169、孩子不聽話時的10個錦囊
170、孩子成長的保證:怎樣培養(yǎng)習慣
171、孩子犯錯時怎樣批評效果好
172、喚醒創(chuàng)造天才的10種方法
173、健康寶寶養(yǎng)成計劃
174、教育能夠改變什么
175、決勝右腦
176、看見自己的天才
177、肯定和鼓勵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營養(yǎng)劑
178、快速閱讀
179、林怡說早教育兒體驗與感悟
180、拍手兒歌大全
181、盧勤-告訴世界,我能行
182、罵出好孩子
183、親愛的家長朋友
184、讓學生自由行走在平翹之間
185、走進無人區(qū)
186、幼兒摺紙大全
187、育兒千萬別信專家
188、于丹《論語》心得
189、“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
190、頑童時代
191、《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
192、做個不罵孩子的媽媽
193、0~6歲各階段小兒智能開發(fā)
194、1到24個月育兒方案
195、科學的幼兒啟蒙教育法
196、2_3歲寶寶游戲和活動指南
197、左手老子右手孔子感悟中國式智慧
198、13歲前,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
199、孩子到底想知道什么
200、開發(fā)嬰兒右腦的八個小游戲
201、把孩子培養(yǎng)成財富
202.寶寶輔食的制作
203.成功父母的四十個特征
204.弟子規(guī)
205.成長問題
206.馮德全早教方案
207.父母備忘錄
208.富爸爸,窮爸爸
209.各階段幼兒營養(yǎng)餐
210.好玩的手影教程
211.怎樣幫助孩子選擇及適應幼兒園
212.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
213.蒙臺梭利幼兒單元活動設(shè)計課程
214.磨礪社交技能的10種方法
215.逆向思考的藝術(shù)
216.親子關(guān)系全面技巧
217.全面提升你的記憶力
218.讓我教教你禮貌吧
219.如何教寶寶百科知識
220.世界金獎童話庫
221.五分鐘成為記憶王
222.小故事大智慧
《保育的靈魂》讀書筆記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肥抢钴S兒從自己創(chuàng)辦的中國第一所“巴學園”的教育實踐,和自己育兒實踐的切膚之痛中領(lǐng)悟到教育的真諦,然后用流暢的故事語言表達出來,出版了這本書,深受讀者喜愛。下面是我向各位推薦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筆記,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筆記篇一實生活中,人們一談到教育,總是與一系列矛盾和悖論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管教與自由、慈愛與溺愛、幸福與痛若、希望與失望……人們在不斷地探尋以期得到答案,養(yǎng)育者和教育者也在不斷地反思: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嗎?問題在哪兒,怎么解決呢?正是這些疑問,讓《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具有了無比現(xiàn)實的意義。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肥侵麅和逃龑<依钴S兒所著,李躍兒從自己創(chuàng)辦的中國第一所“巴學園”的教育實踐,和自己育兒實踐的切膚之痛中領(lǐng)悟到教育的真諦,然后用流暢的故事語言表達出來,出版了這本書,深受讀者喜愛。在北京召開的一次這本書的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與其說這是一部關(guān)于教育的專著,不如說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關(guān)于愛育的宣言。
著名育兒專家小巫把李躍兒稱為“上天送給孩子和家長的福音”,認為她不僅精通教育,而且是個講故事的高手,能讓我們?nèi)朊缘刈x著故事的同時,學習著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家長;愿天下父母都來讀一讀她的故事,學一學其中的道理,把幸福還給我們的孩子,并在為這本書寫的序言中把它推崇為“一定要看的一本書”。她寫道:
“對讀者,我想說,如果你想博覽教育群書,我推薦你先看這本《誰拿走了孩子的幸?!?如果你懶得多看書,只想看一本,那我建議你別的書都可以不看,卻一定要看這一本《誰拿走了孩子的幸?!?。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分為四部,分別是“用靈魂感受孩子的靈魂”“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孩子臉上的笑容找回來”“幸福使孩子產(chǎn)生學習的動機”。書中,李躍兒用她那愛與真誠的語言講述著關(guān)于愛育的故事,通過一個個性格鮮亮的小精靈,告訴人們孩童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要人們?nèi)ダ斫饽莻€色彩斑斕而鮮活跳亮的心靈。用她自己的話說:“研究孩子和懂得孩子是教育的根本。抓住了,所有的方法都是對的;抓不住,所有方法都是錯的。”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封面語上赫然寫著“不懂得孩子,就不懂得教育”一行字。這是李躍兒的教育觀,她的教育座右銘是:“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這意味著做鞋的人一定要讓穿鞋的人感到舒適;舒適的先決條件就是鞋子適合于腳。對教育來說,只要適合于孩子,孩子就不再感到困惑。她在書中表明,孩子總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孩子從出生到學會走路、說話、吃飯、寫字,一切從無開始,就像生命之樹,只要你種下種子,什么時候發(fā)芽,什么時候出土,什么時候抽葉,什么時候開花結(jié)果那是按預先設(shè)定好了的機制在起作用。嬰兒實際上就是一顆準備長成精神大樹的種子。
李躍兒告訴人們,一定要懂得孩子自身的成長規(guī)律,并尊重和理解這些規(guī)律。在一次家長會上,她苦口婆心地勸說一位家長:孩子6歲之前是屬于大自然的,他們天生就具有自己的發(fā)展方式和學習方式,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都不是由養(yǎng)育他們的成人所決定的。正因為他們能夠固執(zhí)地按照自己先天所帶來的方式去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東西和學習的方法,才使他們成為他們自己。閱讀本書,我們就能明白什么叫做“愛育的宣言”。她大聲疾呼,要為孩子營造愛的平臺,用愛占有孩子的靈魂。
很多時候,成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由于不理解而帶給孩子許多痛苦,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被解決就會成為他們?nèi)烁竦囊徊糠?,成為將來他們性格中的一部分,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難,影響他們的發(fā)展。故事中的楊一凡,起初她的身體里像沒有靈魂一樣。她并不是天生就是這樣麻木的,也不是不能改變的,我們成人完全可以避免孩子變成這樣沉睡的狀態(tài)。如果由于不懂使孩子成了這樣,我們也可以引領(lǐng)她走出麻木和沉睡的狀態(tài)。
讀完《誰拿走了孩子的幸?!愤@本書,我感覺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仿佛就站在眼前,感動著我。這本書的作者李躍兒是有著一顆真愛之心的人,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yǎng)生活、用愛去升華生活的一個人。李躍兒在書中所提到的教育,說白了就是“愛”的教育。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纷x書筆記篇二這是一本有關(guān)教育的書,是由被譽為“上天送給孩子和家長的福音”的李躍兒所著。她善于用最明確最生動的語言來解讀孩子的幸福觀本書中,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溫馨,沒有華麗文藻,沒有專業(yè)的術(shù)語。她站在一個敘事者的角度,詳盡卻不繁復的講述一個一個她所遇到、看到、聽到的故事。
“很多時候,我們成人并不能真正正確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由于不理解而帶給孩子許多痛苦,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被解決就會成為他們?nèi)烁竦囊徊糠?,成為將來他們性格中的一部分,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難,影響他們的發(fā)展。”這些問題普遍存在于家長和老師之中,通常,家長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思維,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他們認為作為父母,比孩子更有經(jīng)驗,更有正確思考的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但是,雖然父母都是從孩子的階段慢慢成長起來的,卻早已忘記了當時的自己是用何種眼光看待周圍世界的,是用怎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常常會誤解了孩子的本意,錯誤理解孩子的想法,造成孩子的痛苦。
在家教中心實習的一個月中,我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班上一位小朋友畫畫畫得很不錯,顏色也涂得非常漂亮,但是每次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都會批評孩子:“哎呀,你看你這畫得是什么啊?老師畫的是皇冠啊,你怎么畫成蝴蝶結(jié)啦?為什么不好好學啊,要跟老師畫得一樣啊……”第一次的時候我沒怎么注意,可是多幾次之后,我發(fā)現(xiàn)那孩子便不愿意再聽媽媽說話了,每次媽媽發(fā)表意見的時候她就在一旁撅著嘴,一副快要哭出來的表情,非屈的樣子。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告訴家長以后不要這么說她了,孩子很努力,畫得也很好,本來幼兒畫畫就不是為了要讓她畫得跟老師的一樣,而是為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能夠愉快的度過這個過程。孩子在畫畫的過程中,想象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始終注意啟發(fā)孩子,讓孩子能夠盡情地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這些,對孩子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那些所謂的畫畫的基本技巧,不過是家長急于看到成效而超過了孩子本身所能負載的東西而已。
記得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記憶猶新:“孩子是通過自己生活的經(jīng)歷來建構(gòu)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當他發(fā)現(xiàn)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愛他時,講來他就會認為自己是被歡迎被接納的;當他發(fā)現(xiàn)他的父母不愛他時,他就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會輕易愛他,也不會接納他。”
我很認同這段話,在現(xiàn)今這個高速發(fā)咋還能的社會,我們更多關(guān)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學歷、高素質(zhì),各種技能的比賽、書面的文章……而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教育者被評定能不能勝任幼兒教育這一職業(yè)時,是不是要再次評定他是否懷有一顆有愛的心?幼兒工作之瑣碎、繁復不同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與教育兩者間,我們更趨向于保育。剛剛脫離父母的孩子有著獨自面對社會的恐懼,用蹣跚的小腿走向遠方,離開他們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我想再強大的技能知識都是無力的,如果這時的教育者沒有一顆愛的心,面對孩子的哭鬧,他煩了;面對孩子的調(diào)皮,他惱了;面對孩子的彷徨與無知,他厭了。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們心中都有愛,是不是就不會出現(xiàn)許多幼兒園教育者虐傷孩子的事件了呢?
我也很欣賞李老師在對幼兒培訓時的方法。她會向孩子們講述一個故事,是關(guān)于長襪子皮皮的,然后她會用語言描述長襪子皮皮的長相,再讓孩子們在紙上畫。當孩子遇到不會畫的地方時,便會求助老師,這時老師再針對不同的幼兒進行單獨輔導,我想,這也是一種因才施教的方式吧,根據(jù)幼兒不同的需要去教給幼兒自己想學的東西,而不是統(tǒng)一教給每一個幼兒同樣的東西,這跟中小學學的學生上課有什么兩樣呢?但是家長卻鬧意見了,說把孩子送過來真么久了卻沒看到孩子學到了什么,而且孩子畫出來的畫也看不懂,畫得都不像。李老師想的這個解決方法簡直太令人佩服了,她發(fā)給每個家長一張白紙,然后讓家長跟著她一起畫了一個小女孩,畫完以后,她又讓家長再畫一幅,這次是由李老師來口述,家長自己畫,畫的是長襪子皮皮。家長們畫好以后,李老師讓家長自己看看自己畫的畫,幾乎每個家長畫出來的畫都是一樣的,都是正面對著自己,兩腿張開等的特征。家長們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時,李老師說:“你們畫的第二幅畫,是不是受了我教給你們的第一幅畫的影響?”家長一下就活躍起來了,發(fā)出哄笑。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夠看到,如果老師在給孩子上課的時候是先教給孩子怎樣畫,然后再讓孩子畫,那么孩子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就變小了,這是一種思維侵略,當老師先教給孩子們東西,再讓他們想的時候,思維就會被教的東西控制了。所以,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而是應該多角度,對方面地去啟發(fā)孩子,引導孩子,激發(fā)孩子,讓孩子自己大膽的想象,大膽的表達,我們需要為孩子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他們可以放飛想象,放飛思維,放飛什么都行。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許我們都要反思,看完全書我才覺得這句話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驚心。沒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寶劍的騎士,這樣的他將如何面對在以后道路上所遇到的荊棘?他的人生還能完整嗎?希望家長們也能夠盡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能夠與老師一起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豐富有啟發(fā)的環(huán)境。不僅是對孩子現(xiàn)在,對于其將來的發(fā)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頁還有更多《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纷x書筆記↓↓↓↓↓
保育員必讀的十本書
幼兒園保育筆記【一】
也不知道誰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會讀懂。那么作為教師,更應該付出更多的“愛心”來愛這些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讀懂他們。
“老師,讓我來分吧!”早點時間到了,我提著籃子匆匆走到孩子們中間,就聽見徐世英小朋友在我背后輕聲說,我扭頭一看,她張著兩個小手,抬頭看著我,正等待我的答案。“好??!”我一邊說著,一邊將幾個小蛋糕放在他的小手里,接到蛋糕,他馬上“忙”起來了。
說起徐世英,他確實算不上我們班非常乖巧聽話的孩子,在剛進幼兒園時,她的調(diào)皮好動愛哭也著實讓我和其她老師“頭疼”了一陣。后來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徐世英不像很多調(diào)皮的孩子一樣,“混世小霸王”似的,只知道玩,不學知識。雖然他調(diào)皮好動,卻也非常聰明好學,在老師講故事、發(fā)書給小朋友、教小朋友唱歌時,他都一改往常的調(diào)皮好動,靜靜的聽著,認真的學著。興樺小朋友還比較喜歡出頭,當老師帶小朋友復習以前學過的歌曲時,他就站在前面,面對大家,做給其他小朋友看;當我?guī)∨笥褢敉饣顒咏Y(jié)束回教室時,他就站在門口,像老師似的摸著小朋友衣服,讓他們一個一個進來,雖然這也時常讓許多膽小的小朋友不敢進教室;當我們開始吃飯時,他就跑過來“忙前忙后”。
認識到這一點,我跟其她老師也不再認為他那是不聽話,違反紀律了,而是時常滿足他的“小虛榮心”。最后的結(jié)果,他卻明顯比以前聽話了。而最讓我意外感動的是,他的那一句“謝謝”。轉(zhuǎn)眼離園時間到了,我像往常一樣給孩子們穿好外套,戴上帽子。“老師,我鞋帶開了?!毙焓烙⒃谖遗赃呎f?!澳抢蠋煄湍阆瞪稀?,我笑著說。我蹲下身,幫他系好鞋帶,我剛要站起來離開,“謝謝”,他輕輕的抿著嘴說。當聽到這兩個字時,我一愣,參加幼師工作幾年了,每天離園時,幫小朋友穿外套、戴帽子、系鞋帶,徐世英是第一個對我說謝謝的小朋友,這兩個字也在我心里盤旋了很久,我又進一步認識了這個調(diào)皮好動卻也聰明好學的孩子。看到孩子的進步我心里感到特別的高興。
幼兒園保育筆記【二】
前幾年我調(diào)入兒童園工作,成為了一名保育員,剛調(diào)入兒童園那會兒,我以為保育員就是做好班級的衛(wèi)生消毒工作及一些雜碎的日常事物。經(jīng)過一段時光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教師的工作壓力十分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員的配合,而保育員的日常工作也需要教師的協(xié)助才能完成。透過學習,我明白了兒童園的工作不是單純的教育與保育,而是需要保教配合,保教共育。
我所在的班級是中班,我園中班的兒童年齡比較小,多為三歲半的兒童,因此,兒童新入園時不是很適應,需要老師耐心細致的關(guān)心和愛護。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師的事,透過一段時光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孩對我這個保育員也十分依靠與信任,于是,我也參與到了接待新生入園的工作中來,并且,把接待工作記錄下來,總結(jié)成敗做成筆記,讓自我的工作再遇到類似的問題能夠得心應手,提高了個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為細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長和園領(lǐng)導的一致好評。
下方將自我在工作中的保育筆記總結(jié)如下:
一、新生入園的情緒表現(xiàn)
新生入園第一天,大部分兒童表現(xiàn)為情緒緊張、害怕、哭鬧,不愿意上兒童園,拉著家長的手不放,要回家。但當家長離開后,多數(shù)兒童在老師的說服下能停止哭鬧,個別兒童會表現(xiàn)激烈,不聽勸說,哭鬧不止,更有甚者會耍賴,踢打是老師或咬人等不受控行為。這時必須不能生人探望,這樣會讓他們更加想起自我的親人,會重新哭鬧。有些家長能與老師很好的配合,放心的將小孩交到老師手中,有些家長則表現(xiàn)為放心不下,跑來偷看,這樣一旦小孩看到會加劇小孩的哭鬧情緒。還有的小孩在第一天來時并不哭鬧,他們會對兒童園的一切都感興趣,第二天就會醒悟過來,不再想上兒童園。其實,把小孩放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小孩用哭鬧來表現(xiàn)自我的情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小孩的表現(xiàn)為分離焦慮,隨著時光的推移,小孩會漸漸的適應新的環(huán)境,只要家長能夠配合,小孩會適應得更快。我們班有一個小朋友只用了一周就適應了兒童園丁生活。
雷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第一天入園時表現(xiàn)得十分開心,還和媽媽再見,自我一會兒玩積木,一會兒看圖書,別人哭鬧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玩的興致,有時還勸身邊的小朋友不要哭,還給他們擦眼淚,那副模樣真叫可愛。第二天,媽媽送雷入園,雷滿臉淚水,一雙小手緊緊的抱住媽媽的腿不放,媽媽強行掰開雷的小手走了,雷委屈的嚎啕大哭,我趕緊抱住雷,正在安慰他的時候,他嘔吐了我和他一身,我沒有生氣,拉著他清理了贓物,并安慰她說媽媽下午會第一個接他。第三天,他依然抱住媽媽的腿,我走過去輕輕的叫了一聲“軒軒來,抱那里,我拍拍自我的大腿,“你看,老師像不像媽媽,老師也是媽媽,老師和媽媽一樣喜歡你?!钡谒奶欤讈淼臅r候有點抽泣,但沒有大聲哭鬧,也沒有嘔吐,我及時地表揚了他的進步,他逐漸的適應了兒童園的生活
二、盡快與新生建立情感
小孩的情緒稍許穩(wěn)定,老師就要及時的與他們建立情感。讓他們覺得老師也是親人,也是媽媽。活動中對小孩輕言細語,經(jīng)常抱抱小孩,讓他們有安全感,教小孩的學習方法,讓小孩有成功感和滿足感,對做得不對的要及時糾正教育,不能放任。組織活動要豐富多彩,吸引小孩的注意力,讓小孩喜歡老師,依戀老師。個性對適應潛力差的小孩要多關(guān)心,避免他們的情緒影響到其他有所好轉(zhuǎn)小孩。
三、進一步穩(wěn)定情緒
兒童生性好奇,因此,兒童的注意力容易轉(zhuǎn)移,兒童園的環(huán)境能分散小孩的注意力,如我園鮮艷好看的大型滑滑梯玩具,能夠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使小孩忘記離開父母的焦慮,教室的桌面玩具也能讓小孩靜下心來擺弄一會兒。小孩入園前,家長要帶小孩多玩一會兒滑滑梯,安撫一下小孩的情緒,再進入一日正常的活動
四、培養(yǎng)小孩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孩
小孩在哭鬧時并不能一味的遷就滿足。兒童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很會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如果一次透過哭鬧到達了目的,那么下次他還會故伎重演。因此,老師和家長要配合默契,透過正確的引導,讓小孩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
意大利的教育學家蒙臺梭利以前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透過觀察和分析,方能真正了解小孩的內(nèi)在需求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xié)調(diào)環(huán)境,并采取應有的態(tài)度來配合兒童成長的需要。”因此,觀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因素,不一樣的小孩會有不一樣的反應,教師就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穩(wěn)定小孩的情緒,讓小孩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在兒童園里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保育筆記【三】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面對幼兒各處不合規(guī)范的錯誤行為,不少教師經(jīng)常采取懲罰的方式。懲罰雖然能制止幼兒的錯誤行為,但很容易傷害幼兒的自尊心,使幼兒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有的幼兒在受罰后出現(xiàn)暴力行為,有的幼兒會拒絕學習,對教師不友好。即使幼兒表現(xiàn)出順從,也可能是出于怕受罰。在許多情況下,懲罰并不能保證幼兒產(chǎn)生正確行為,也不能保證幼兒懂得應該怎樣做。
對待幼兒錯誤行為的積極教育方式是引導。引導是幫助幼兒理解并實踐有意義行為的過程,引導的目的在于以積極的師生互動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自律能力,發(fā)展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能力。以幼兒把飯弄撒了這件事為例,如果教師用責備的語氣命令幼兒把撒在桌上的飯清理干凈,這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懲罰,會讓他感到羞恥。如果教師說:“誰弄撒過東西,我這兒有塊抹布,你可以用它把飯粒清理掉,地吧?”這對幼兒來說便是一種引導,不僅給了幼兒糾正自己錯誤的機會,還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教師對待幼兒的態(tài)度和方式直接影響他們長大后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在制止或糾正幼兒的錯誤行為時,一定要讓幼兒懂得哪種做法是不對的,哪種做法是正確的。一、了解幼兒錯誤行為出現(xiàn)的原因及表現(xiàn)水平,以理解和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幼兒
幼兒出現(xiàn)錯誤行為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學前階段的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極強,讓他們長時間地坐著等待輪流玩是很難做到的。按照皮亞杰的觀點處于“自我中心”階段的兒童往往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和做事情,要求他們讓人分享和給予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教師要調(diào)整自己對幼兒的期望,不要強求幼兒表現(xiàn)出超過其發(fā)展水平的能力。其次是幼兒表達自己需要的方式多種多樣。盡管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有基本的共同需要,但每個幼兒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尤其是某些幼兒的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他們常常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行為。再次是家庭的影響。家庭的氣氛與環(huán)境影響幼兒在幼兒園表現(xiàn)出來的錯誤行為實際上是對在家里形成的壓抑或消極情緒的宣泄。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丹·加特來博士分析了兒童錯誤行為的三種水平。第一種水平是嘗試水平,他是錯誤行為的最溫和的形式。在這一水平,幼兒表現(xiàn)出某種行為是在試圖學習如何行動,是在試驗周圍環(huán)境對自己行為的反應。教師在班里經(jīng)常會看到有的小朋友一邊犯錯
誤,如,拿別人的玩具,一邊用眼睛偷看教師。這時教師必須嚴肅認真的做出反應,告訴他應該把玩具還給別人。教師雖不能過于嚴厲,但也不能放任,因為教師的任何笑意都會讓幼兒獲得錯誤的信息,認為教師并不反對他拿別人的玩具。第二種水平是社會習慣水平。幼兒學習或表現(xiàn)某種行為是因為他們錯誤的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因為他們看到同伴這樣做,或在某種場合他們曾觀察學習到類似行為。例如,有的幼兒說臟話,他并不覺得自己是在說臟話,因為他爸爸生氣的時候常說這些話。這時教師不能因此而懲罰幼兒,而要告訴他應該用其它詞或其他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憤怒。第三種水平是情感需要水平。幼兒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常以激烈的方式對外界做出反應,以宣泄自己的情緒。這時教師應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幼兒壓力感的真正來源以及如何幫助幼兒對壓力做出正確的反應上,而不應把注意力放在幼兒說的臟話和做的錯事上,去懲罰幼兒。二、針對幼兒的錯誤行為,選擇正確的教育形勢
教師在了解幼兒錯誤行為出現(xiàn)的情景與原因之后,應決定是進行個別引導還是集體教育。如果問題涉及一兩個兒童的行為,適合采用個別引導的方法,且應盡可能私下里進行,以避免當眾讓幼兒出丑。但在實踐中,許多教師把個別幼兒的錯誤公布于眾,讓全體幼兒引以為戒,使被批評的幼兒感到羞恥。幼兒的這種感受會對其產(chǎn)生長時間的、甚至是終生的消極影響。
為了避免幼兒尷尬和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教師可采用集體教育的方式。在集體教育中,教師應盡量避免點名批評個別幼兒,如“××,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坐好!”教師可以通過表揚個別幼兒而使有錯誤行為的幼兒改正過來,如:“今天大家表現(xiàn)得非常好,都你××一樣看著我?!薄昂芏嘈∨笥讯甲昧?,大家都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活動?!边@樣既保護幼兒的自尊心,糾正幼兒的錯誤行為,又能使集體活動正常進行。
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是教師面對幼兒錯誤行為的首要原則,但這絕不意味著教師對幼兒錯誤的遷就。當幼兒經(jīng)教師多次提醒仍無改進,或幼兒之間發(fā)生沖突,幼兒心情煩躁,教師的語言不能發(fā)揮作用時,教師可以讓個別幼兒暫時離開集體活動,或讓他單獨坐在較安靜的地方。在幼兒冷靜下來之后,教師和幼兒交談已發(fā)生過的事情。通過談話使幼兒明白自己錯在哪里,該如何做。三、給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評價能力
當幼兒出現(xiàn)錯誤行為時,教師要幫助幼兒尋找改正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要讓幼兒知道下次發(fā)生同樣的問題應如何解決,而不只是讓幼兒知道不應該做什么。教師向幼兒提出合理的、幼兒能理解的行為要求,然后下面強化正確的行為,而不是使用強制、威脅的手段讓幼兒按教師的要求去做。
教師要有選擇的忽略那些對集體影響不大的個別行為,給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當兩個幼兒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教師不要立即介入。因為許多問題可以由幼兒自己解決。幼兒也需要更多的機會去鍛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機會越多,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社會交往的能力就越強。幼兒在試圖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是在自己的思維水平上進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內(nèi)容被互相理解,如果這時教師介入,以成人的思維水平提出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會引起幼兒的誤解。
對待發(fā)生較平凡的、有典型意義的錯誤行為,教師可通過設(shè)計情景、組織幼兒討論的方式,使幼兒明白應該怎么做。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投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想問題,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這不僅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評價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幼兒形成對行為規(guī)范的正確認識,并有情感驅(qū)動而表現(xiàn)出正確的行為。教是為了不教,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逐漸培養(yǎng)幼兒自我評價、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師處理幼兒錯誤行為以及沖突時必須體現(xiàn)的教育目標。
推薦保育員看的書
保育員和幼兒教師資格證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考試,保育員是由人社局組織考試,初中及以上學歷就可以報名,一般先要去專門的授權(quán)機構(gòu)去培訓,培訓通過后再去參加考試,包括理論考試(機考)和操作考試(面試展示保育員保育技巧),考試復習時可以借助上學吧保育員考試題庫等學習軟件做題。
而幼兒教師資格證則是由國家統(tǒng)一組織的考試,考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yè)及其以上學歷,并且還有普通話要過二乙,自主考試地區(qū)考生需通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兩門筆試學科和面試獲取幼兒教師資格證,國家統(tǒng)考地區(qū)考生需通過綜合素質(zhì)、保教知識與能力兩門筆試科目和面試,才能獲得幼兒教師資格證。至于復習教材買你發(fā)的第二張圖上買面那兩本就可以,綜合素質(zhì)和保育知識與能力。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